后塢村座落在山凹之中,老底子沒公路,從芝嶺翻山到太平,后塢屬于第一個村落,這第一個村落怎么會叫“后塢”呢?這里還有個傳說呢,和建文帝朱允炆落難有關,并延伸出“泥鰍得道也算龍”的傳說故事。
2014/10/30 17:27:38
群鳥學藝的故事也叫“百鳥學藝”,故事內容講述的是鳳凰教百鳥學筑巢的事情。在群鳥學藝的過程中,貓頭鷹、鳥鴉、麻雀都沒有認真學習。只有燕子從頭到尾一直在認真聽講。最后,其他鳥兒要么不會做,要么就做的窩毛毛糙糙,一點都不美觀。只有燕子搭的窩既美觀又結實。群鳥學藝的故事告訴我們,只有虛心、認真、耐心地學習,才能學到真本領。
2023/8/30 17:50:53
蚍蜉撼樹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《調張籍》,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動搖強大的事物,不自量力。當時,李白和杜甫去世才幾十年,有些人對李杜的作品橫加批評。韓愈不同意,專寫了這首詩給他的朋友張籍,表明他的態度。“蚍蜉撼樹”的成語故事告訴人們要按照自己能力的大小去做,不要勉強。
2023/5/9 11:37:31
寓言故事老虎學藝講述的是老虎與貓、狐貍的故事,故事主要內容是老虎拜貓為師學本領,后來受狐貍挑唆去攻擊自己的師傅,貓爬樹躲過一劫,后悔當初不該收下這個忘恩負義的徒弟。老虎學藝的故事告訴我們,別人教會了我們知識或本領,我們要心存感激。
2023/6/11 1:54:24
庖丁解牛出自莊子內篇《養生主》,故事的主要內容講述了庖丁為梁惠王宰牛,技術達到了非常高超的地步,他向梁惠王講解了如何練成這么高超的解剖全牛的技術,使得梁惠王從中悟出了修身養性的道理。庖丁解牛告訴我們一個人生哲理,做事情要經過反復實踐,掌握事物的客觀規律,才能得心應手。
2023/8/3 12:22:46
樂不思蜀典故出處是《三國志》,樂不思蜀的蜀指三國時期的蜀國或蜀漢,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主人公是蜀后主劉禪,講述了蜀國被魏國所滅后,魏國迫令劉禪遷往魏都洛陽居住,劉禪沉迷于聲色,并不思念蜀國故土。樂不思蜀的故事啟示我們,一個人忘記了自己的根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。
2023/6/13 0:33:21
驚弓之鳥屬于寓言故事,典故來源于《戰國策》。驚弓之鳥的主人公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射箭能手更羸,故事講述了更羸像魏王展示空拉弓弦虛射落受傷大雁的事情。驚弓之鳥的故事啟示我們,觀察、分析判斷的能力只有通過長期刻苦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培養出來,更羸的這種能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。
2023/8/10 17:34:21
金斧頭銀斧頭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故事,也叫“金斧銀斧和鐵斧”,講述的是砍柴的農夫把斧頭掉到了河水里,老人見農夫誠實,就把金斧頭和銀斧頭也送給了他。而面對貪心的財主,老人連鐵斧頭都沒有給他。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,做人要誠實,腳踏實地,不能貪心。
2024/6/23 11:20:10
鄭人買履出自《韓非子外儲說左上》,也叫“鄭人買鞋”,故事講述了鄭國人因過于相信“尺度”,造成買不到鞋子的事情,揭示了鄭人拘泥于教條,依賴數據的習慣。鄭人買履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,在生活中,我們要尊重客觀事實,做事不要頑固不化、不知變通,要學會靈活運用,那種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。
2023/8/3 2:52:05
貓祝鼠壽寓言故事出自馮夢龍《古今譚概》,程世爵《笑林廣記》也有類似故事,講述了貓為了引誘老鼠出來,給老鼠祝壽的奇聞異事。貓祝鼠壽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,面對花言巧語、虛假的奉承,不能飄飄然,一定要保持清醒。
2023/6/10 0:15:49
Copyright © 2025 www.fhionww.cn 故事大全網 版權所有“小故事,大道理!” 聯系郵箱:gushidq@qq.com Sitemap
國家工信部備案:晉ICP備2024046216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講故事、寫故事、故事征文/評選+V:gushidq